和公益大使周深一起,让听障老人重温曾经的“天籁”

会议动态来源:腾讯会议2022-09-22

“我现在很少看电视,因为要将声音调到最大才能听到一些,但因扰民几次都被邻居找上门来。”在广东韶关董塘镇,今年80多岁的退伍老兵李锡雄因为年龄的增长,听力一日不如一日。长久以往的听不清让他备受困扰,孤独又无力。

同是退伍老兵的唐臣,听力问题更为严重。1970年退伍后,他被部队调到韶关,此后三十年间,都在一家铝厂的水泵房工作,24小时不间断发电的嗡嗡声,导致他的听力受到了严重损伤。即便如此,他与世界沟通的愿望也从未停歇。闲时,他就靠着指法记忆自学弹琴,琴声成了他与外界沟通的独特方式。受访时,老人弹起了《流浪歌》,他说:“我弹这首歌吧,无声的生活真的太无趣了。”

退伍老兵唐臣爷爷靠着指法记忆弹奏三弦琴

实际上,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类似上述两位韶关听障老人的情况已十分普遍。据《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》统计测算,我国目前约有1.2亿老年人正在逐渐失去听力,他们因为听不清而被迫减少了与外界的有效沟通,与亲人、朋友也逐渐疏离。相比于口腔健康、视力障碍等比较显性的健康问题,老年听障问题比较容易被忽视。如不及时干预,听力问题可能导致老年听障者孤单、沮丧,甚至出现抑郁、认知障碍等情况,对老人生活质量产生长期负面影响。

据保守估计,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/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,75岁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/2。这意味着每三位老年人,就会有一个中、重度甚至是极重度的听障患者。2006年,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我国老年性聋患者占听障患者总人数的34.1%,但这一数据因当时老年人申请听力残疾比例较低而被严重低估。按目前老年人口计算,约7000万人群需要配戴助听器恢复听力,然而,目前助听器的使用率在中国只有5%~10%,并且因为国产助听器的性能原因,绝大多数听障老人仍生活在混沌不清的世界里。

为了帮助听障人士重返有声世界,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,2020年国际聋人日,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联合中国聋人协会、设备厂商等共同发起“天籁行动”,通过免费开放腾讯会议背后的天籁音频AI技术,提升助听设备辅听效果。我们联合国内人工耳蜗厂商诺尔康率先发布了量产级AI人工耳蜗产品,帮助国产人工耳蜗的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40%;联合全球耳蜗厂商美笛乐MED-EL,帮助听损人士提升单音节识别率66%。

今年3月全国爱耳日,天籁行动启动了2.0升级,发起“天籁银发关爱基金”,并在4月底于广东韶关试点落地,为500为听障老人免费提供带有天籁AI技术的助听器。

9月25日国际聋人日,腾讯天籁行动迎来两周年,并将于深圳召开“腾讯天籁行动2022年度发布会”,我们将公布在助听器算法研发、公益救助、产研共创等方面的最新进展。

去年,在天籁行动一周年之际,周深与10位听障人士,共同演绎原创诗歌朗诵《我想听见》公益片,呼吁更多人加入关爱听障人群行列。今年,是周深连续第三年担任天籁行动公益大使,他也将与听障受益者们带来全新的艺术创作作品。

订阅获取最新咨讯

点击“订阅获取最新资讯”按钮即表示您已同意腾讯会议通过邮件向您推送最新产品信息。查看腾讯会议隐私政策

阅读更多新闻